NO.40 心底為你加油....


 


第一次造訪紐約洋基新球場


 懷著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微妙心情


 那是王建民今年球季在洋基主場首度先發


 歷經球季連兩場被打爆的慘烈結局


 回到主場 面臨殘酷現實的洋基球迷


 「台灣之光」依然表現黯淡 投沒兩局 就被噓下場


 我只好帶著哀傷的失望 遊走在這座新球場 試圖找尋新的振作力量


 


 歷經四年 耗資美金十五億重金打造 緊臨舊球場與四號地鐵路線


 新球場保有傳統藍灰色調  新增拱型樑柱 設計簡約大方


 開闊清晰的觀球視線 特大號的液晶營幕


 每一個精彩動作與美技 甚至球迷的激動神情 都清楚呈現


 




 


 位於本壘右後方的六號入口 延續舊球場風貌


 高聳的 YANKEE STADIUM 招牌 從地鐵站就一目了然


 52,325 個座位 雖比舊球場少 卻新增包廂與貴賓席


 碧藍的天空 映襯嶄新的球場 彷彿看球是其次 參觀才是重點



 



 


挑高的廳廊  高懸歷年球星的風光身影


置身其間 尤如回溯近百年洋基隊史的記憶


26 座世界大賽的榮耀 稱霸美國大聯盟歷史


慣以重金禮聘名將 打造邪惡帝國的經營風格 教人愛恨分明





 


 早早就是洋基球迷的我 因為王建民的發光而備感驕傲


 三個多球季的優異表現 讓台灣站上世界都市紐約的中心


 台灣棒球榮耀記憶 不再只是威廉波特和羅德岱堡


 紐約的五光十色 影像記憶 從此也添加來自台灣的傳奇





 


 美國的棒球文化 與生活息息相關 也和地域城市主義緊密相連


 一座城市的光榮感 往往伴隨棒球戰績的好壞而起伏


 球迷的看球文化 不若台灣如此紀律口號一致嚴明


 許多加油方式 多是球迷自主發明 也因此留下許多專屬洋基的記憶





 


 新球場的外野內野看台之間 增設寬廣的球迷徒步區


 週邊販賣的各式熱狗 漢堡 炸雞 可樂 啤酒 甚至壽司


 目的就是要掏光球迷口袋裡的鈔票 是球團主要收入來源


 新球場新設施 即使在徒步區享用美食 也能透過電視掌握實況


 




 


 新球場的外野看台 像極瘋狂享受的快樂世界


 晴朗的豔陽五月天 翹著二郎腿 享受日光浴


 偶爾球實的高潮 吸引球迷叫好或辱罵


 主場球隊大勢已去 看球就成為一種社交與發洩的生活悠閒


 





 


 啤酒喝到有些茫茫然的黑人球迷


 看見我的鏡頭 不改搞笑作怪的本性


 洋基容納來自亞洲日本台灣球星的國際特色


 讓球迷也對台灣 有了新鮮的好奇與了解 棒球因此也拉近了國界




 


 舊球場時期最有名的老球迷  Freddy 也將數十年的足跡踏進新境地


 賣力敲著他專屬的鐵鍋 不時在球場各處傳出獨特響亮的加油聲


 這是近百年洋基老店除了球星之久  球迷自創的歷史遺產之一


 無怪乎 Freddy 所到之處 也成了其他球迷追星合照的明星





 


 新的球場 延續 舊的精神 歷史光榮依在 努力打拼未來


 台灣精神與洋基傳統的因緣際遇 從「台灣之光」身上開展


 擺盪在先發與牛棚之間  掙扎在低潮與突破的界線


 王建民的身影 在新球場外野孤獨垂喪的慢行


 或許他最需要的 是即將問世孩子的幸運


 更重要的  還有來自台灣球迷 無盡的加持與鼓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